心事谁没有,正因为是心事,所以说不出口。孩子也会有心事,但是他们的心事藏不住,他们的喜怒哀乐尽写在脸上,他们开心时笑、生气时发怒、伤心时哭。

当孩子把正面对的难题告诉您,一定有其背后的缘由,您千万别在一开始就评论对错,细心聆听孩子的心事,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论对错都不孤单,至少还有您了解他。

孩子的画与话

鼓励孩子释放负面情绪
妈妈的爱,是孩子受创时最有力量的疗方。如果孩子陷入情绪的泥沼,能够得到妈妈的拥抱与安慰,那麽孩子便有能力处理任何痛苦,不管那个痛苦是如何尖锐。

这种心与心的交流,情感的传递,平常可以透过交换日记、藏在铅笔盒的贴心纸条、固定的下午茶约会等一点一滴的培养。换句话说,每个妈妈和孩子之间都有个“心情收集桶”,这个“心情收集桶”的容纳量多寡,就在于妈妈能否贴近孩子的心灵,让孩子畅所欲言。

只要妈妈愿意倾听,以感同身受的态度安抚孩子,让孩子觉得自己完全被妈妈接纳,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毫不保留的流露内心的喜怒哀乐。也就是,当孩子诉说生活的难题,不管孩子描述他多麽讨厌某某同学,一定有背后的缘由,千万别在一开始就评论对错,叫他“别那麽想”或“这种感觉很不对”。相反的,妈妈可以回忆自己有哪些经历和孩子的心情是相似的,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论对错都不孤单,至少还有妈妈了解他。

孩子是在爱与欢笑,哀伤与痛苦点点滴滴的小事,建立起他自己的人生。负面的烦恼也是学习面对挫折,认识自己的机会。有许多妈妈一看见孩子哭泣,也许出于心疼便急着安慰孩子“不要哭”、“要坚强”。事实上,生气与哀伤是负面的能量,累积在体内有碍身心健康,妈妈应该给孩子一个可以安心痛哭的肩膀,鼓励孩子把负面的情绪释放出来。

通过负面的痛苦,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孩子就会得到正向的成长。妈妈的爱与倾听,正是孩子度过低潮最温柔的臂膀,最坚强的后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