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奶是每个哺乳妈妈必经的过程,不只自己要慢慢调适,也要顾及宝宝的需求及心理。
当宝宝快满一岁时,对奶量的需求明显降低许多,晓钰觉得是时候该退奶了。
生小孩前,并不特别觉得一定要喂母奶,但宝宝一出生后,经历了胀奶、塞奶、追奶等过程,现在还计算着退奶,每一步都不容易,喂母乳的过程简值可以写成一部奋斗史了!只是现在还差一步,就是如何聪明退奶,到底应该如何做,才能让自己的ㄋㄟ ㄋㄟ 漂亮地功成身退?有没有轻鬆又自然的离乳方式呢?
随着宝宝成长,对母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少,哺喂的频率降低,自然就会慢慢离奶。不过也有妈妈是规划型退乳,原本就计画喂半年、一年、一年半……时间到了就不喂。由于之前还频繁哺乳,乳腺发达性可能还很好,无法配合妈妈的规划想停就停,这就好像行驶中的火车,一切已经上轨道了,要煞车的话也是需要缓冲的时间才行。
哺乳生活即将迈入尾声,完美的退奶也是很重要的。由于每个家庭生活作息及哺乳型态不一样,需要的退乳计画也可能有所差异。
开始执行退奶后,乳管会渐渐地萎缩,残存在裡面的乳汁,也会慢慢被身体自行吸收掉。此时,原本在乳房中的脂肪细胞,会因为退乳的关係,开始再度肥厚起来,它们会去填充乳腺管萎缩后的空间,随着脂肪的肥厚、填充,胸部也会慢慢恢復到哺乳前的大小。
选择亲喂的妈妈,在退奶的过程中会感觉宝宝吸完奶后,乳房不再变得像之前那麽鬆软,好像变得较沉一些。瓶喂的妈妈则会觉得退奶时,挤乳好像变得比较困难,不再像之前那麽好挤,挤完奶后也没有鬆软的感觉。
退奶方法有以下几种:
亲喂的妈妈,建议可採自然离乳的方式,慢慢降低宝宝喝奶的频率,缩短每次喝奶的时间,宝宝不吸奶,妈妈的乳汁自然也就没有了。例如原本一天八次,开始减少成一天七次、六次、五次……若是手挤乳的妈妈,此时应该把挤乳时间渐进式拉长,把频率降低,让大脑知道不需再生产那麽多奶,乳腺慢慢就会萎缩。瓶喂的妈妈们,建议可使用以下方式:
- 先做乳房触诊,确定没留置很久的深层硬块,若有则需清除、排掉,避免乳汁吸收不完全而产生乳汁瘤。
- 开始调整挤乳时间、频率,将其渐渐拉长。
- 每次挤完奶后可以稍做冷敷,以降低乳汁回填的速度。
- 开始调整饮食,少吃发奶食物。此外,也可以开始尝试吃些冷性食物,例如瓜纇、大(熟)麦芽、人参、韭菜等,但水分的补充不需减少。
有些妈妈会选择吃退奶食物的方式,不过食物荷尔蒙的作用因人而异,每个人对食物反应不一样,同样吃韭菜,不一定人人都有效。选择这种方式的妈妈,最好多预留一些弹性时间。
退乳后期开始,乳房不再有胀奶感,此时才适合开始穿有钢圈、紧一点的内衣,减少乳房晃动的刺激,奶量也会跟着变少。
当然也有些妈妈觉得自然退乳太麻烦,因此想要迅速退乳,此时就需要利用打针或吃药的方式来达到效果。不管退奶针或药物都是荷尔蒙製剂,是以抑制乳汁的荷尔蒙来进行调节,这种方式效果会比较快,但还是会有过渡期,不是马上打就会立刻停。每个人状况及乳腺发达程度不一样,例如哺乳第三个月跟一年后打,一定是后者效果比较明显。如果妈妈要选择用这种方式,还是需要事先跟医师讨论。
退奶不完全,可能形成乳汁囊肿
退奶时,身体会吸收残存在乳管裡的奶水,如果吸收不完全,可能会产生乳汁囊肿。在稳定的状态下,乳汁囊肿不会影响身体健康,但若身体被细菌侵犯,就有可能造成乳腺炎或脓疡,甚至形成肿瘤。尤其是哺乳时曾发生乳腺阻塞或发炎的妈妈们,更应该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,很多妈妈以为当时情况已经好转,因此没有进一步处理完全。乳汁囊肿也有造成病变的疑虑,不管是良性或恶性肿瘤,都需至乳房外科持续追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