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班族孕媽咪每天公司、家裡跑,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,有些天天做的動作無意中傷害了自己和胎兒,卻可能沒注意,光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張筱君提醒妳,哪些動作盡量要避免?
久坐
長期坐辦公室的孕媽咪,每天坐著的時間可能超過8小時,但是久坐會使靜脈回流變差,容易引起水腫,甚至是血栓,而下肢靜脈循環困難,會使腰部脊椎附近肌肉疼痛。所以,請盡量不要久坐,尤其是懷孕後期容易因為久坐而腳麻、抽筋,若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,傷害強度會更明顯。至於胎兒部分,靜脈回流不好,供應胎盤的血液會受到影響,使胎兒獲得的養分減少。另外,若孕媽咪出差必須搭長途飛機,別一直坐在座椅不動,搭機期間應該每60分鐘起來走動、上個廁所,以免久坐導致腿麻。
久站
許多從事服務業的孕媽咪,即使懷孕了,也必須長期站著工作,久站對母體和胎兒有影響嗎?張筱君醫師認為,久站會使靜脈回流效率受影響,可能使心臟血液的輸出量減少,出現姿勢性低血壓,引起頭暈。另一方面,連續長時間站著也會增加子宮收縮。此外,由於久站會引起腿部靜脈曲張,因工作須要久站的孕媽咪,可穿著彈性襪改善水腫,回家後再用枕頭墊在雙腿下,來減輕水腫情形,但不可呈90度抬腿。隨著肚子越來越大,須要久站時,建議使用托腹帶降低子宮對脊椎、腰椎的負擔。
翹二郎腿
張筱君醫師強調,翹二郎腿是所有不當姿勢中,最需要特別提醒和注意的一個動作,不只對孕婦不好,也可能會造成骨盆傾斜;懷孕後,靜脈回流和下肢循環變差,如再有翹二郎腿的習慣,會使靜脈回流更受阻,時間一久可能引發腰痠背痛、下肢水腫、腳發麻與抽筋。值得注意的是,翹腳因雙腿夾緊,血液回流到胎盤受到阻力,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。
提重物
張筱君醫師指出,懷孕後子宮會壓迫到骨盆腔,在骨盆腔壓力很重下,若再提或搬重物,可能讓腹壓升高,造成產後易有子宮脫垂、漏尿症狀;且提重物走路會影響身體平衡,增加發生跌倒意外的機率。
突然低頭彎腰或蹲下
上班族孕媽咪要小心任何突然的動作,當子宮直接突然受到壓迫,會增加子宮收縮、出血等風險,因此要盡量避免彎腰動作。張筱君醫師叮嚀,撿東西時先雙腳彎曲再蹲下,並把動作放慢,站起來時也要慢,最好扶著一旁的把手和家具;如果起身動作太快,可能發生姿勢性低血壓,出現頭暈目眩、眼前一片黑的狀況,造成跌倒和危險。
跪著或蹲著做事
跪姿容易讓孕婦重心不穩,且對膝蓋傷害很大,所以不管有沒有懷孕,都不建議跪著擦地板或做其他事。而蹲太久,會讓孕媽咪感到骨盆壓力太大,影響產後結構變得鬆弛,日後子宮脫垂、尿失禁的機會較高。
墊腳尖
懷孕中後期要盡量避免墊腳尖的動作,以免跌倒受傷。若是因為工作需要,如門市人員必須從高處拿取物品,可以與雇主溝通,暫時調整工作內容。
爬高跌倒
孕期爬高容易跌倒,可能引起身體振動,進而影響子宮內的環境。因此,工作中有須要爬高取物,應請老闆改由其他人員協助;家事當中有須要爬高,可改由準爸爸或其他家人幫忙。
抱小孩
孕期抱小孩潛藏許多危險,除了可能因重心不穩跌倒外,張筱君醫師分析,如果孕媽咪挺著大肚子抱小孩,若孩子不安份、腳亂踢,無意識踢到媽咪的肚子,嚴重可能導致胎盤剝離而出血;這時評估胎盤血量後,如是輕微有血塊,建議媽咪要盡量臥床休息,狀況嚴重時,必須盡快讓寶寶出生,否則一旦失血過多,孕媽咪和胎兒都有生命危險。
孕期改正3大壞姿勢!
生活中有許多在習慣裡養成的不良姿勢,可能對孕期身體形成負面影響,張筱君醫師教妳,改正壞姿勢,從現在做起!
改正1 三七步、內或外八站
很多孕媽咪會三七步、小腹放鬆、隨隨便便站,或是內八、外八站立,正確站姿從側面看,耳朵、肩膀、骨盆、膝蓋、踝關節會呈一直線;從背面看,後腦勺、胸椎背部、臀部會在同一鉛垂線上。站立時膝蓋稍微彎曲,讓支撐力可以平均分散在足部,重心維持在雙腳腳掌和腳跟的中間。
改正彎腰駝背坐、椅子沒坐滿
坐時彎腰駝背、椅子太矮或沒有坐到滿、背後沒有支撐,會使得腿部血液無法流暢;椅子太低或小板凳,會讓身體前傾,加重腰、胸椎、膝蓋的負擔。正確的坐姿,膝蓋須彎曲約90度和地面垂直,腰背和椅子要呈90度,腳底可平放於地面,或加張凳子以避免懸空;孕媽咪要把椅子坐滿,並讓腰部要有支撐。
改正3 走路有聲音、內或外八走路
孕媽咪走路時避免腳跟拖地,腳跟著地時不要過度用力,否則不僅膝蓋易受傷,也會引發退化性關節炎。如果想測試自己走路的力道是否正確,可透過赤腳走木地板測試,若發出「咚、咚」的聲音,便須要改正。另外,孕媽咪選擇鞋子時,可挑選有避震效果的鞋底,以吸收腳接觸地面的瞬間衝擊,進而保護膝關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