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肌瘤

張宇琪醫師表示,子宮肌瘤是一種長在子宮腔內外且發生率高的良性腫瘤,平均每10位女性中,就約有3人患有子宮肌瘤。造成子宮肌瘤的成因很多,包括個人體質、家族基因遺傳、環境因子、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等,例如:長期熬夜、壓力大,可能誘發出子宮肌瘤;環境荷爾蒙也可能是重要的危險因子,例如:長期接觸塑化劑,像是熱湯裝在塑膠袋、內部添加塑膠材質的紙碗或是經常使用吸管喝飲料等,喜歡吃油炸、燒烤食物,也可能提升子宮肌瘤的發生率。

張宇琪醫師認為,攝取到比較多荷爾蒙的食物,也可能較容易產生子宮肌瘤,例如:雞皮、動物內臟、蝦卵、蝦膏、蟹黃、胎盤素、蜂王乳、月見草等,此外,身材比較肥胖的女性,產生子宮肌瘤的風險也可能會提升。

張宇琪醫師指出,如果肌瘤大於5公分以上,經期出血量多就可能較易貧血。醫師大多會先開口服藥控制出血,進而改善貧血,服藥同時也可能讓部分患者的肌瘤縮小,等身體狀態回復,再考慮是否要做手術拿掉肌瘤,但仍需3~6個月定期追蹤。不過手術後,肌瘤仍然可能再度長出。如果患者已接近停經年齡,則可考慮持續用藥物控制症狀,因肌瘤大多會隨停經而逐漸萎縮。預防子宮肌瘤的方式,則包括多吃蔬菜、均衡飲食與多吃天然食物、適量運動、適量食用豆製品、維持合適體重、不熬夜、不要有太大的壓力、少使用塑膠袋裝熱湯、少使用吸管、少吃加工與含防腐劑的食物、少吃含合成性物質荷爾蒙食品級的保健物品。此外,也有研究顯示,維生素D有助於減緩子宮肌瘤生長,所以可藉由食用乳製品、香菇或每日日曬約20分鐘等方式來提升維生素D的攝取量。

子宮肌腺症

子宮肌腺症的發生率大約為10%,但大多為良性。少數患者的病灶可能會癌化、變成肉瘤。危險因子為基因遺傳、骨盆腔慢性發炎、經血逆流等,較少需要動手術。子宮肌腺症的症狀與影響則包括:較易不孕、經痛、經血量多、性交疼痛、骨盆痛、排尿困難,確診方式為照超音波、內診或肛診。因為患有子宮肌腺症,可能會造成經期大量出血,可能會貧血,應補充鐵劑,此外應注意飲食均衡、適量運動。由於骨盆腔慢性發炎也是危險因子之一,預防骨盆腔發炎的方式則為少穿緊身褲、解尿後由前往後擦、注意清潔衛生、不要灌洗陰道、避免經期外使用護墊或棉條、避免抽菸喝酒、避免濫用抗生素及陰道塞劑等。

子宮內膜異位

張宇琪醫師表示,子宮內膜異位指的是經血逆流,子宮內膜組織藉由血液與淋巴,擴散至其他地方生長,基本上與前述子宮肌腺症成因相同。只是子宮內膜擴散與分布的位置不同,而有不同的名稱。子宮內膜移至卵巢生長,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;子宮內膜移至子宮肌肉層生長,就是子宮肌腺症。子宮內膜會隨著月經週期而剝落出血,如果經血排不出來,就會引起劇烈的經痛。預防方式為盡量保持合適的身心狀態,不要有太大的壓力(壓力是許多疾病很大的危險因子)、不要熬夜、適度運動,也建議如果有生育計畫的女性應盡早生育,讓卵巢在孕期得以休息,十個月沒有月經,有助於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生率。

子宮內膜增生

張宇琪醫師指出,有些子宮內膜增生較偏惡性,可能會演變為子宮內膜癌,但不是全部。可能成因包括基因與家族史、環境荷爾蒙、身材較肥胖等。症狀則為陰道異常出血、不規則月經,例如一整個月都有滴滴答答的月經,並非正常月經週期。不過這種症狀也與子宮內膜息肉相似,可能會誤以為是子宮內膜增生,必須由醫師鑑別診斷。張宇琪醫師提醒,「子宮內膜增生」與「懷孕時子宮內膜變厚」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。因為懷孕時,子宮內膜本來就會慢慢變厚,以發育胎盤與胚胎。萬一懷孕時子宮內膜不正常增生,大多為葡萄胎,並不是這裡所說的子宮內膜增生。

子宮內膜增生,必須以手術切除病灶,並送病理化驗。預防方式為月經來的前後,少吃冰的食物或喝冰飲,因為冷會使血管收縮,經血不易排乾淨,較易造成內膜增生。此外,應注意保暖、保持精神愉快、放鬆心情、盡量減少壓力,並且避免熬夜,也儘量避免吃生冷、辛辣及油炸油膩食物。

子宮後傾

陳星佑副院長說明,其實多數女性的子宮體與子宮底的方向為前傾(朝肚臍方向前傾),但也有1/3~1/5的女性為子宮後傾,其實皆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,大多數是天生的,但也有一些人因後天因素所致,例如:骨盆腔曾經做過手術、沾黏、骨盆腔發炎、或是有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,也都有較高的機率導致子宮後傾。子宮後傾的經痛症狀,大多以腰痠為表現(子宮前傾的經痛,則以腹痛為主);此外,子宮後傾也可能會有性交疼痛的症狀(例如:下腹痛)。

子宮後傾的診斷方式為內診與照超音波。如果子宮後傾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,其實通常不需要做處理;不過如果性交疼痛,則可考慮以手術將子宮方向改為前傾。至於否要做手術,還是以個人意願為主,非一定必要。

陳星佑副院長指出,其實子宮後傾的影響比較少;但是也有研究顯示,子宮後傾有可能導致有些女性不易受孕。一旦懷孕以後,日常生活與其他孕婦無異,不過子宮後傾的人,懷孕初期倘若照腹部超音波,不一定在很早期就照得到妊娠囊與胎兒心跳,可能要等到懷孕6週左右超音波才照得到妊娠囊(多數子宮前傾的人,大約5週即可照得到)。通常要改做陰道超音波才會看得比較清楚。

子宮沾黏

陳星佑副院長表示,子宮沾黏大多因手術(例如:人工流產、黏膜下肌瘤做手術)所致,另外有一些人可能是子宮慢性發炎所致。手術完後,如果月經量變得很少、或甚至是沒有月經,或是經痛比之前更加明顯,就要懷疑出現沾黏。但要注意,子宮沾黏可能會導致不孕或反覆性流產。如果不孕或反覆性流產,懷疑出現沾黏,醫師可能會藉由照子宮鏡與子宮輸卵管攝影來確診。一旦確診為子宮沾黏,可以子宮鏡分開沾黏的部分,並裝設避孕器以防止沾黏,並視情況給予雌激素,促進子宮內膜修復,並在幾個月後再拿掉避孕器。此外,如果陰道分泌物有顏色(例如黃綠色)或有異味,建議就醫檢查,以免長期發炎而可能導致子宮沾黏。

子宮外翻

陳星佑副院長表示,子宮外翻的危險因子包括:生產超過24小時、生產時過度擠壓與拉扯胎盤、做過較多次人工流產手術而使子宮組織脆弱、胎兒臍帶較短、生產過程使用肌肉放鬆劑、子宮收縮不良、前胎產後曾子宮外翻,這些因素皆可能提供子宮外翻的機率。子宮外翻,大多在產後比較可能出現,不過發生率不高,大約兩千分之一至五萬分之一。症狀與影響則為大量出血,因為子宮外翻會干擾產後子宮收縮,使產後不易止血。一旦發生,醫師必須緊急徒手復位,將子宮推回去,並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。子宮外翻的患者,產後應多按摩子宮、並服用醫師開立的子宮收縮劑,以降低產後大出血的機率。

子宮外孕

陳星佑副院長指出,子宮外孕在懷孕時才可能會發生,發生率大約1%~2%。正常受精過程,精卵會在輸卵管結合,輸卵管的纖毛會再將妊娠囊推至子宮腔內;但子宮外孕的妊娠囊,卻可能因輸卵管受損(例如:結紮)、骨盆腔發炎、前胎曾子宮外孕、抽菸或使用人工生殖技術(例如:胚胎植入)等危險因子,而使妊娠囊停留在輸卵管中。子宮外孕初期並無症狀;等到輸卵管破裂導致內出血,則為單側強烈腹痛,即使休息也不會緩解。

一旦發生子宮外孕,就表示胎兒保不住,必須盡快以手術或施打藥物來治療。如果輸卵管還沒破裂,可考慮先施打藥物讓胚胎萎縮,或是直接以手術取出胚胎;如果輸卵管已破裂,則必須盡快動手術,可能必須切掉單邊輸卵管。子宮外孕較難事前預防,僅能藉由戒菸與避免骨盆腔發炎來預防,如果陰道分泌物有異味或顏色改變、分泌物長時間較多,則應就醫檢查。

子宮積水

陳星佑副院長表示,子宮積水是因為子宮頸狹窄,排不出子宮分泌物所致,較好發於停經後女性、或子宮頸做過手術者,此外,罹患子宮內膜癌,也可能造成子宮積水。如果只是少量子宮積水,大多沒有症狀;如果積水較多,較易腹脹、腹痛。如果照超音波時發現子宮積水,應區別是否為子宮內膜癌。如果是因子宮內膜癌而引起子宮積水,可能必須以手術拿掉子宮;如果不是子宮內膜癌,可3~6個月定期追蹤,醫師會再看狀況考量是否需要引流積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