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文毅主任表示,高層次超音波,是以高解析度超音波來看胎兒的身體各個結構有無重大異常,例如:器官、腦部、手腳、腹壁、胎盤、羊水…等。但這只是一種篩檢,而非最終診斷方式,準確度大約80%左右。
吳文毅主任指出,簡單來說,2D就是平面照片,3D則是立體照片(有深度感的照片),4D則是影片(有時間流動),都卜勒則是看胎兒的心臟、腦部、胎盤的血流流速與血管阻力等。高層次超音波為腹部超音波,建議20~24週時可以做。此時醫師會看得比較清楚。
吳文毅主任解釋,沒有任何一種檢查方式,可以100%完全發現所有胎兒問題,即使是高層次超音波也不例外。高層次超音波主要是看胎兒結構的問題,非結構的問題就會無法發現。例如: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,必須等出生後才能發現。簡單來說,高層次超音波無法發現功能性的疾病,例如:可以從高層次超音波看到胎兒有耳朵,卻無法知道胎兒的聽力是否正常。
建議所有孕婦都要做高層次超音波。高層次超音波屬於非侵入性檢查,幾乎沒有害處或風險,而且可能看出一些胎兒結構異常的問題。尤其是高危險妊娠孕婦、或是高齡孕婦、或是曾經生過異常胎兒的孕婦,更應接受檢查。
高層次超音波與一般超音波的差別?
高層次超音波的解析度比一般超音波高,醫師可以看得比較清楚,找出問題的機率會比較高。
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的時間較久,至少檢查30分鐘以上。有時候因胎兒的姿勢遮蔽住某些部位,醫師可能會要花更久的時間來檢查;但一般超音波則一次大約只做3~5分鐘左右。
高層次超音波醫師觀察得比較仔細,會從頭看到腳;一般超音波則主要是看胎位、胎兒心跳、羊水,檢查的項目比較少。
有些孕婦較胖、肚皮脂肪較厚,或是羊水過多或過少,甚至是胎兒姿勢問題,都可能影響高層次超音波的解析度,可能出現誤差(有時候懷孕週數過大,超過24週以後,才決定做高層次超音波,檢查的敏感度降低,也會影響細部構造的判斷,檢查效果較差)。
雖然從法律的角度來說,萬一檢查有問題,懷孕24週內,可以合法終止妊娠。不過,「上天有好生之德,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,產前診斷胎兒異常的目的不在於終止妊娠,而是盡量提供相關資訊,使每一個生命得到最好的照顧。」篩檢出有異常,還是應評估異常情形與嚴重度、對胎兒的影響,再與家人和醫師討論,才能做出最適切的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