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孩天生皮蛋、衝動又不乖?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表示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,許多研究指出,在氣質上其實男孩和女孩並無太大差別。以焦慮為例,男女都會有焦慮情形。雖然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,男孩和女孩存在差異,如衝動抑制的成熟度等,所以常見女孩比男孩更穩重,但也有很皮的女孩,因此看待這些男女的差異,要避免落入男孩天生皮、必須嚴格管教的窠臼。
從大腦結構的發展來看,男女的確有一些差別,可針對男孩的個別發展,給予適當的教養方式。
差異1:情緒表達比較晚
梁歆宜醫師指出,男孩情緒表達較女孩晚。女生在社會化、情緒辨識的發展較早,尤其人臉辨識能力較好,可感受人臉的細部表情變化,通常也較擅於表達自己的情感、覺察外界大人的情緒。而男孩在情緒發展部分,可能會以生氣、難過來表達,比較說不出來,但會慢慢發展。
差異2:對動作較有反應
另一方面,男孩對動作較有反應,女孩則對聲音的辨識度較高,因此容易對噪音感到不耐煩。此外,大腦功能也有差異,男孩普遍空間感、立體感會較好。
差異3:衝動較不易控制
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,跟女兒講這件事不能做,她會乖乖聽話,但同樣的事告訴兒子,他雖然知道不行,可是總是控制不了,常常做了再說!梁歆宜醫師強調,這是因為男孩的衝動控制系統較女孩晚熟,因此總會無法煞車,可依年紀鼓勵他控制情緒,如請他等一等,用延宕滿足的方式訓練抑制系統。男孩的衝動控制系統,包括計畫處理、深思熟慮,會在青少年階段才開始走向成熟。
5個作法,讓你對家中男孩有辦法
作法1:溫柔堅定教養原則
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,梁歆宜醫師認為,透過「正向教養、溫柔堅定」的教養原則,可提升孩子對情緒表達、社會互動的能力,並讓男孩的大腦發展逐漸走向穩定。
作法2:教導基本情緒認識
越早教導孩子認識情緒標誌,可讓大腦突觸的連結更多、更好,有助於男孩更懂得控制情緒、與人相處。適時讓孩子知道現在的情緒是什麼,如生氣、快樂等,可對他說:「你好生氣,
因為……」試著幫孩子作連結,或幫他作示範,例如:「媽咪今天很開心,因為……」利用當下的情境,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連結。
作法3:依年紀有不同要求
梁歆宜醫師提醒,教導還是應該依照年紀,如請2歲孩子收好東西是有責任感的表現,但對6個月大寶寶要求則沒意義。另一方面,情緒在孩子身上是很直接的,孩子的情緒調節依年紀和個別特質有差異,每個孩子的調節度不同,有些孩子表達很強烈,有些孩子會生氣,有些孩子很內斂,都跟大腦結構和調節能力有關,因此爸媽應依照孩子年紀和差異性,而有不同的對待。
作法4:給他時間冷靜下來
有時孩子情緒斷線,需要旁邊一個比較理智的環境,幫他降溫,因此爸媽此時要保持堅定溫柔的態度,讓他冷靜下來、慢慢恢復。
作法5:延宕滿足他的需求
要抑制男孩的衝動,建議用延宕滿足的方式。例如,他想要喝奶,但時間還沒到,因而哭鬧不休,這時可用做完一件事再喝,來與孩子達成協議,譬如,拼完一次拼圖、在軌道上推兩回火車或是聽完一首兒歌,因為這些是孩子可以預期的事,較容易被接受。
作法6:爸媽修正自己期待
男孩活動量高、常無法煞車,有時會出現許多危險行為,爸媽須一直盯緊他們,雖然是很大的身心壓力,但這跟男孩大腦結構較晚熟有關,爸媽應修正自己的期待,如果他們真的做不到,應下修自己的標準,例如過馬路時,孩子真的不想被牽,可改成抱著他,再不肯就要坐推車,還是要針對孩子的情況做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