準爸爸的陪產須知

一般來說,生第一胎的媽咪,大約每隔7、8分鐘陣痛一次可以到醫院;而生第二胎的媽咪,每隔10~20分鐘陣痛一次就可以到醫院(第二胎通常生得比較快)。來到醫院時護理師會先做檢查,評估媽咪是否該應該住院。如果破水卻沒有疼痛感稱作早期破水,可能會先催生。若有陣痛就會先觀察,一般來說陣痛的間隔會越來越緊湊,疼痛強度也會越來越強,陣痛的時間也會漸漸拉長。

等到孩子即將出生的剎那,尤其是子宮口全開,嬰兒在陰道裡擠壓到完全出來這段時間是最痛苦的,此時是媽咪最需要心理支持的時候,如果準爸爸可以在媽咪流眼淚時遞衛生紙或幫忙擦汗,可以給媽咪最大的鼓舞。尤其是第一胎,可能進產房經過一個鐘頭寶寶還沒出來,而那段時間是非常疼痛的,越近生產痛苦會越強烈。準爸爸若事前就了解整個產程,就能適時在身旁給予精神上的支持鼓勵,讓媽咪心理上覺得有人可以分攤她的痛苦,無論是關愛的眼神、緊握著手或是替媽咪稍微按摩等一些貼心的舉動,都能給媽咪最好的支持。

若是剖腹產的話,是不建議讓準爸爸進開刀房的,因為裡頭需要比較高標準的無菌環境。而一般產房,護理師都會跟準爸爸提醒注意事項,最重要的是不要碰觸到無菌區,器具類和一些消毒過的綠色或藍色布單都是不能碰的。

媽媽教室都會教導媽咪控制呼吸讓肌肉放鬆,和使用拉梅茲呼吸法來減輕疼痛,準爸爸最好也能了解。媽咪在生產過程中由於疼痛劇烈也許都忘記了,這時準爸爸就可以幫忙提醒,媽咪在用力時也會流很多汗,除了擦汗,定時補充水分也很重要。準爸爸可以先準備好住院需要的用品,除了媽媽和寶寶的東西,還有健保卡一定要帶,最好在接近預產期前就準備一個媽媽包,等到陣痛時就可以直接帶去醫院。

一般產房只給準爸爸一人進去,其他人例如母親、姊妹都不適合。準爸爸進產房除了給媽咪心理上的支持,其實也可以讓準爸爸了解為了生下兩人的寶寶需要承受的痛苦,讓準爸爸心懷感恩並建立革命情感,對媽咪會更有同理心,由於有這樣的期望,才會鼓勵準爸爸進產房,要不然多一人進產房對醫護人員其實是增加了工作負擔。

想要拍寶寶剛出生的樣子,一般相機和手機都能拍得很好,只是不太可能有空間讓準爸爸架個腳架,也不建議鏡頭對著媽咪的私密處直接拍攝生產的整個過程,因為生產時幾乎都會有撕裂傷,產科醫師會剪開会陰,不剪開的話也會裂開,這種血淋淋的畫面絕對不是美好的,在統計報告上也顯示這有可能造成男性性生活時的心理障礙。所以陪產通讓準爸爸待在媽咪身側。生產時準爸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媽咪加油,要拍照等寶寶出來之後,在工作檯上拍或是抱給媽咪後再拍比較好。

有時媽咪待產時會有便意,這時候準爸爸可別急著帶媽咪去廁所,這是不正確的。這種現象有可能是胎頭已經掉下來快要生了。有便意時第一時間要先通知護理師,護理師會依照情況做評估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。
還有,生產的時候不要吃人參。有些人認為讓媽咪喝人參水、含人參片會比較有體力生寶寶,這是錯誤的,人參會讓子宮收縮變差,讓整個產程延長,在生產的過程跟生產完後都不宜吃,但懷孕期間是可以吃的。